关于我们
Welcome to Dandong Kingdee co., ltd

公司动态

>公司动态>新闻中心>首页
您现在的位置  |

ERP项目实施中的一些思考

浏览次数:3804发布时间:2007-10-15

     企业选择ERP软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。首先企业要知己,确认企业上ERP要达到的目标,以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;其次要知彼,了解软件的管理功能是否能满足企业需求,是否能为企业的管理水平带来提升。可以说选择合适的软件及软件商是企业ERP成功的前提,但ERP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,能否顺利实施涉及方方面面。作为一名ERP项目实施顾问,笔者已经成功实施了多个ERP项目,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。  
  
  ERP不是万能的很多专家都对企业管理者提出警告,ERP不是企业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。确实如此,在项目的初期,笔者经常会感受到管理者的兴奋,认为上ERP后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。其实,如果企业的管理现状比较混乱,各部门各自为政,信息流通脱节,那么如果企业管理者没有足够的管理力度与执行决心,ERP是很难实施下去的。例如,一旦工作流程确定后,实际使用者或认为流程复杂,或认为是其他部门的工作,结果各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的现象不断。  
  
  协调需求与功能的“冲突”在ERP实施过程中,经常出现企业需求与软件功能的“冲突”。曾经有一家企业的经理对笔者说,他们在实施ERP时,软件厂商曾为其企业生产制造环节单独开发了一年多,但最终因与其工作流程不一致而搁浅,因为他对软件的功能表示怀疑,不想改变已经形成的工作习惯。  
  
  对此,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。  
  
  一方面,企业的需求确实是独特的,具有行业特色,或具有先进的管理方法,是系统本身不具有的功能,那么软件厂商应该根据合同进行客户化的二次开发工作。从某种意义讲,软件厂商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买与卖的关系,而是合作的关系。另一方面,如果企业的需求软件本身能满足,只是不符合使用者的习惯,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方就应该与企业进行协调,通过参数设置,使企业按照软件的流程来做。毕竟任何一家ERP系统绝不是闭门造车,而是有着科学的理念与管理思想,并且已在其他企业中得到过验证,其合理的流程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新的管理方法与手段。  
  
  实施分步进行在项目启动时,企业往往有全面开花的思想,想各个环节同时实施,认为这样能尽快上线,结果欲速则不达。据笔者的经验,分步实施的效果最佳,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  
  
  首先,应先实施标准的软件模块,后实施二次开发部分,这样可以为客户化修改留下充足的需求分析、开发及测试时间;其次,在标准的模块中,应先实施业务标准、复杂程度相对低、关联程度少的模块,如先实施财务、库存、分销,后实施物料需求计划、生产制造及成本核算等;另外,各模块应单独实施,最后实现模块的集成。  
  
  在这个过程中,项目组经理应做好全局把握,对各模块间的关联、共享基础信息的准备应有统一规划,最终实现各项业务的有效集成。  
  
  前期准备不可缺少ERP项目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:前期准备工作、数据准备、模拟运行、切换运行、新系统运行等。在这个过程中,详尽的准备工作将会使项目的实施事半功倍。  
  
  准备工作包括对企业领导者及ERP项目组成员的培训,系统各功能模块能解决什么问题的讲述,以及对关键用户与具体使用者的操作培训,使企业了解系统功能及设计流程,然后根据企业的需求,共同探讨企业的解决方案。在这个过程中,实施顾问要与企业项目组人员进行充分的合作,也需要企业项目组人员不但要了解企业的现状,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,为企业将来的发展留下空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