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我们
Welcome to Dandong Kingdee co., ltd

公司动态

>公司动态>新闻中心>首页
您现在的位置  |

ERP问题迷阵

浏览次数:3159发布时间:2007-10-15

  1、您是否知道目前由国家即将推出的ERP规范?你对这个规范了解多少,有何看法和意见?

  2、您是否知道目前正在筹备的ERP产业联盟以及要推出的“中国版ERP”,您怎样看联盟和“中国版ERP”的意义和作用?

  3、面对竞争激烈的ERP市场的,有专家呼吁软件工程监理,这样就能对ERP的实施进行全面的、透明的管理,您对此有何看法?

  4、有人说国内ERP市场要发展必须要三个条件:大范围的培训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,还有专业的咨询队伍,您自己有什么样的观点?

  5、面对市场上众多软件厂商基于ERP推出的各种概念或推翻ERP推出全新的概念,您认为当今的ERP该何去何从?

  ……

  自从1996年ERP概念在中国出现,五年来ERP就一直成为了业内的争论焦点,政府、专家、各厂商和企业,无不对ERP爱恨交加毁誉参半。关于ERP的问题数不胜不数,特别是上面的几个问题,不仅是厂商心头的问题,更是每个企业心头的疑云,也是众多专家学者最关注的内容。

  问题代表着成长

  这句话用国内的ERP市场非常恰当。

  从来没有哪个市场面临着如此多的变数,多年来,概念之争、规范之辨、联盟与分离、宏观管理与市场调节,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,无不在传达着一种信息:成长。因为只有成长,才会面临如此多的阵痛。

  无尽的热点

  近年来,国内的ERP产业发生了很多的重大事件,这些重大事件主要有:与传统ERP区分开的平台型ERP系统的出现及快速发展、国家ERP规范的出台、ERP产业链的市场模式的出现与发展、本土ERP非本土ERP的争议、基于ERP和推翻ERP后的多种概念的推陈出新等等。

  特别是2003年,当市场被SARS来了一次当头棒喝后,众多企业一时都沉寂下来时,国内政府、企业、厂商、专家在ERP上活跃的声音和身影,格外显眼。

  3月,金蝶“EAS套件”(EnterpriseApplicationSuite企业应用套件),据称EAS是比ERP更大的概念,并号称要颠覆传统的ERP;

  4月,经过数十位专家、学者一年多的努力,由多家单位参与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《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》和《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指南》两项行业标准,目前已完成《企业资源规划系统(ERP)规范》部分;

  5月,今年“863计划”中ERP课题(研究内容为“具有中国自主版权的新一代产品,目的是“希望研究能够与国际ERP产品抗衡,并满足中国企业未来持续发展需要的国产ERP产品”)已基本确定,原先计划内只选取两个厂家来承担,最终变成了四个:用友、金蝶、金思维、和佳;

  5月底,用友在北京发布“RTE套件”(RealTimeEnterprise实时管理企业),宣称ERP从此走向实时;

  与此同时,去年就推出平台型ERP,倡议平台化的金算盘、科思也加紧了基于平台型ERP产品的市场推广活动,并加强培训和渠道开拓力度。

 市场的牵引

  以上出现的概念、规范、标准之争在任何不成熟的市场上都出现过。业内有一种说法:规范是行业自律的一种尝试,当行业发展进入不良性时,是政府或企业等进行的一种自我保护,这是历史的一个阶段。

  这在前几年家电和PC业的市场之争就体现得非常明显,厂商对纯平、全平、超平等类似概念的疯狂轰炸让购买彩电和显示器的人们无所适从。

  而标准之争,在1998年,国内的VCD进入发展的高峰最为凸显。关于VCD的标准打得不亦热乎。最终还是以南边推行CVCD,北边推行SVCD为最后的妥协。

  其实概念、派别不重要,好不好用,是否价优性强,市场才是真正的尺子,到了最后,还是DVD以超清晰度和超大容量格式成为了市场的主流。

  而国家《ERP规范》的也出台,给已经市场又带来了一次冲击。

  参与国家《ERP规范》拟定的广州市科思电脑系统有限公司的总设计师钟恩光,对的规范有着自己的看法。他表示《ERP规范》将对整个ERP产品起到综合的规范作用。主要是面向企业,引导企业在ERP选型时应遵循的规范。其重要的作用就是界定了ERP、ERP的功能、企业所需的ERP功能,从而促进ERP价格回归,并推进新型ERP的发展。

  而部分业内人士却持不同观点。他们表示,无论是本土化企业通过联盟来打造适合中国国情的ERP,还是国外经过多年沉淀已成熟的ERP,都得适应市场规律而生存和发展下去,而不能以某种标准来强制执行的,规范出台是违反市场规律,对时还是会像DVD一样,由市场来选择自己的标准。

  对此,记者走访过许多实施过ERP企业,其信息化负责人也表示,不管是Oracle、SAP还是国内的许多软件企业的ERP产品是否符合标准,他们最终关心的是能否顺利的实施、能否畅顺的应用,能否解决实际问题,谁的产品能与他们企业切合得好才是最重要。

  而对于现在正在推进的ERP工程监管,不少人对ERP工程监管给ERP的实施进行全面的、透明的监控和管理表示期望。而钟恩光表示,它与国家《ERP规范》具有不同的性质,规范是一种建议性、指导性的行业规范,仅使用于企业ERP选型阶段与合同签订前的参考与指导,一旦企业与ERP厂家签订合同后,一切按合同办事,工程按合同验收,不可能按规范验收。而监管则是企业ERP工程中的企业行为,是一种实施过程中企业采用的保证措施,这也需要在合同签订时明确,才能依据合同进行监管。

 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,监管最大的困难就是难于找到权威性的监管机构和权威的监管人员,也无国家的适用的监管法律依据,因此,没有可明确判断正误的依据,没有切实的法律支持,不可能具有仲裁的职能,导致监管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。

  所以,当一个企业实施ERP时成功与否,目前还只能是以企业用户与ERP服务商签订的合同为依据,而不可能以某种规范或标准来评判。一切还是要由市场说得算,这样的观点成为业内普遍的观点。

  管理的互动

  面对市场上众多软件厂商基于ERP推出的各种概念或推翻ERP推出全新的概念,当今的ERP该何去何从,将来的ERP是否存在,如果存在会是什么样子?这些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,无不困扰着众多的软件厂商和实施企业。

  据中国信息协会的一次调查显示,已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中,52.24%的企业认为信息化建设的成效较为一般,只有9.55%的企业认为效果很好。

  对此,专家分析,深层次的原因是信息化水平在ERP等产品的催化下快速提升,但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停留在原有水平。如果企业原来的管理是混乱和落后的,只是用行政命令强制推行MRPII、ERP和CIMS,再好的软件和硬件也发挥不了作用。因为,对于计算机而言,如果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混乱,输进去的是“垃圾”,计算机输出的信息也一定是“垃圾”。也就是说,如果只是走信息化技推进,不进行管理变革的话,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注定要失败的。

  ERP利用信息技术工具,传播的是一种管理的精髓。所以,试想想,在厂商的角度来看,作为为企业提供先进ERP管理服务的厂商,他们自身同样也面临着成长和规范问题,如果在自身的管理上千疮百孔。困难重重,如何为其它企业提供一个长期、持续、完善的管理服务呢?

  因此面对目前混战的市场,提供ERP产品和服务的厂商冷静下来,进行自身的管理提升就非常重要。在市场中成长起来、走向成熟,走向强大。这才是ERP市场发展的希望,只有这样,厂商才能在提供先进产品的同时,帮助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。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与现代化管理的建立过程相适应、相协调,从而形成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。

  背景:

  关于规范出台

  经过数十位专家、学者一年多的努力,由多家单位参与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《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》和《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指南》两项行业标准,目前已完成《企业资源规划系统(ERP)规范》部分,该《规范》预定在4月左右颁布(因非典暂时推迟)。该《规范》是中国第一部关于ERP的标准规范,将以量化的方式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意见。该《规范》中对ERP产品研发技术要求、ERP产品服务技术要求、ERP产品功能技术要求等方面均做了详细陈述。

  关于中国版ERP

  今年“863计划”中ERP课题招标已基本结束。这个课题研究内容为“具有中国自主版权的新一代产品,目的是“希望研究能够与国际ERP产品抗衡,并满足中国企业未来持续发展需要的国产ERP产品。通过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国ERP产品标准提供基础”。原先计划内只选取两个厂家来承担,最终变成了四个:用友、金蝶、金思维、和佳,每个单位获得资金支持为400900万元不等。据了解,除了在技术追赶国外同行水平外,该项目最终目的是要制定一套中国自己的“ERP标准”为铺垫。该标准的主要作用有三个:为确定什么是ERP划定界限;为ERP实施提供严格的程序;为ERP实施成功制定比较量化的标准。